昨天和大家聊了弓式,今天再和大家來說一說駱駝式。
先來認識一下體式,瑜伽駱駝式、下圖
弓式一樣也是基礎後彎體式,相對弓式來說,駱駝式大家更熟悉,練習的也更多。
先來看一下練習方法:
跪在墊子上,雙腳分開與骨盆同寬,膝蓋腳背壓地,大腿收緊上提。
雙手扶髖,臀上段向下,臀中段向前,骨盆端正,脊柱延展,胸腔打開
頭頸帶領脊柱向上向後仰,雙手依次抓雙腳腳踝,在駱駝式保持3~5組呼吸後回正,大拜式放鬆。
昨天我們在講弓式的時候,說一個抱枕一塊瑜伽磚輔助就可以輕易讓大家找到弓式的正確發力,今天我們練習駱駝式的時候,也加入一個輔具「牆壁」。介紹2種利用牆壁的輔助方法,幫助大家找到駱駝式的正確發力,一起來看一下。
第一種:大腿前側、骨盆、下腹部通通貼牆的練習方法。
具體方法:
面對牆跪立,雙腳分開與骨盆同寬,膝蓋貼牆,大腿貼牆,
臀上段向下,臀中段向前,展開腹股溝,讓骨盆和肚臍貼牆,雙手扶髖
脊柱延展,雙手肘向內夾緊,肩胛骨上端向前向上推,肩膀後展下沉
保持肚臍、骨盆、大腿前側貼牆,頭頸帶領脊柱向上向後仰,雙手依次去抓雙腳腳踝,抓不到腳踝的雙手抓瑜伽磚。
保持5~8組呼吸後回正。
輔助的意義和目的:通過牆壁讓大腿垂直地面,迫使大腿主動發力;穩定骨盆和腰椎,避免腰椎受力和參與後彎,集中注意力做胸腔的上提,讓後彎只發生在胸椎段。適合完全沒基礎的初學者。
第二種方法:恥骨抵牆
具體練習方法:
面對牆跪立,膝蓋離牆約四指的距離,雙膝分開與骨盆同寬,雙腳分開略大於骨盆的距離(雙腳分開的距離略大於雙膝分開的距離)
雙手扶髖,臀上段向下,臀中段向前,把恥骨抵到牆上。注意不是恥骨偏上端的位置,是恥骨正中抵牆
脊柱延展,胸腔上提,肩胛收緊,把胸口向上推,雙手抓雙腳腳踝。保持3~5組呼吸後回正。
輔助的意義和目的:恥骨抵牆保證骨盆區域的穩定,釋放腰椎區域空間,穩定骨盆,延展腰椎,保護腰椎;同時給脊柱向上延展,創造空間和動力;大腿的發力感比第一種雙腿貼牆的發力感會更強烈。相當於第一種輔助方法的進階版本。
不管是哪一種輔助方法,你要記得應該是雙腿最累,或者雙腿和上背部都累也行,至於腰,應該都是輕鬆的。
兩種輔助方法介紹完了,下面再說幾個共同的要點。
1、小腿脛骨腳背向下壓地。
這是非常重要的根基,小腿腳背向下壓的越多,身體向上延展力越多,如果有小夥伴可以讓小夥伴去拎一下你的腳,如果小夥伴輕鬆就把你的腳拎起來了,表示你向下紮根能力不夠,你要讓小腿和腳背像釘在地板上一樣牢靠。
2、兩種方法都可以讓雙腳分開的距離比膝蓋分開的距離略微大一點,是為了讓大腿微微做一點內旋。
在最終的駱駝市中,脖子是完全放鬆向後仰的。但是如果你胸腔上提不夠時,讓脖子完全放鬆向後仰,脖子後側就會有壓力。
說:胸椎和頸椎這一段後彎的弧度不夠,脖子完全後仰,對頸椎是有壓力的。但如果胸腔上提的足夠多,後彎的幅度足夠大,脖子就可以毫無壓力的向後放鬆。所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。
駱駝式就介紹到這了,所有基礎體式都值得反覆練習。